三選二卡槽,ID無邊框,這些手機設計強迫癥不要點!!
【PConline 雜談】如今手機的發(fā)展日趨同質化,許多廠商為了謀求消費者的關注,不斷開發(fā)一些別具特色的新功能。這些新功能有的比較成功(如指紋識別、雙系統(tǒng)等等),而有的卻讓強迫癥患者不禁吐槽“哎呀辣眼睛好難受啊”。接下來我們就集中盤點一下那些逼死強迫癥的手機設計。
“三選二”的與或卡槽
首先需要指明的是,與或卡槽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設計。
智能手機如今變得越來越薄,在兼顧手感、重量的同時,還要使手機的功能多元化。因此很多機型遷就厚度和利潤,已經放棄容量擴展功能,這令消費者感到遺憾。Micro SD卡擴展向來是性價比和便捷性極高的選擇,于是供應鏈腦洞大開提供了與或卡槽方案。
與或卡槽在一個金屬片上開鑿出兩個卡托口,分主卡槽和副卡槽,主卡槽常規(guī)下僅能放置一張Nano-SIM卡,而副卡槽可以選擇放置Nano-SIM卡或Micro SD卡,讓用戶在雙卡雙待和海量存儲之間做選擇。“與”指的是主副卡兩張SIM卡并存,“或”指的是副卡上的SIM卡或Micro SD卡僅能存留一種。
這樣的設計看起來似乎很為消費者考慮,不過卻有網友說這是逼死強迫癥設計。他們認為這是在強迫消費者,因為手機明明可以支持雙卡和Micro SD卡擴展,卻非要讓消費者在雙卡或者單卡+Micro SD卡選擇一種,這讓那些每一個卡槽都要填滿的強迫癥來說是噩夢。
ID無邊框設計
ID無邊框是被大眾無限吐槽并且很難接受的設計。
"ID無邊框"中的ID是指工業(yè)設計(Industrial Design),這是一種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yè)產品進行的設計。ID無邊框的視覺效果是這樣的:屏幕熄滅的時候看起來沒有邊框,但是點亮屏幕之后還是發(fā)現(xiàn)有邊框的,在使用黑色壁紙時才能達到視覺無邊框的效果。
采用這種設計的廠商在宣傳時放出的照片一般都會做些“處理”,采用與黑邊框融為一體的黑色壁紙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無邊框效果,或者直接采用熄屏照。這種熄屏美如畫的無邊框手機確實美到了一大波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然而亮屏后帶來的落差卻相當巨大。
ID無邊框手機亮屏后在顯示區(qū)域外會有一個比一般邊框手機更寬的巨大黑邊,這個巨大黑邊簡直是強迫癥的噩夢。不知手機廠商為何在采用ID無邊框設計的同時不采用黑色面板,黑色面板會讓ID無邊框手機亮屏后看起來更為和諧一些。
玻璃機身沾染指紋
智能手機的質感在不斷提升,從塑料材質到如今的玻璃、金屬材質僅僅用了幾年時間。如今塑料機身已經在淘汰的邊緣,玻璃、金屬機身紛紛上位,玻璃金屬各有所長,難分伯仲。如今市場上的手機幾乎都是這兩款材質。
玻璃機身好看,雙面玻璃機身的手機高度一體看起來十分美觀,配備規(guī)規(guī)矩矩的手機外形簡直是強迫癥的福音,但玻璃機身其實也是強迫癥的噩夢。因為其極易沾染指紋,黑色機身尤為明顯(堪稱指紋收集器),所以一般人很難受得了。
如果還患有密集恐懼癥的話,每天拿出手機都是一種煎熬。有網友對此表示,常常擦一擦不就可以了嗎,口袋里有餐巾紙的。不過這對于一個口袋只放手機,一個口袋只放錢包的眾多強迫癥患者來說也是極為困難的。
攝像頭凸凸凸起
蘋果做出了許多令人贊嘆的杰作,也做出了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設計。如果蘋果是一個偏執(zhí)狂,我們就不得不為這種偏執(zhí)買單。下一個逼死強迫癥的設計源于蘋果,iPhone 6之后攝像頭凸起簡直是強迫癥心里無法跨越的梗。
蘋果此前的設計一向都是平整化,沒想到打破平整設計的居然也是它自己。iPhone攝像頭凸起可謂是爭議頗多的地方,蘋果希望在降低機身厚度的同時提升相機能力,雖然可以理解,但是這實在是太丑了,有失蘋果一貫作風。
此外由于凸起的攝像頭使得背部不平整,這樣很容易磨損相機模塊,降低成像品質,結果得不償失。并且凸起的攝像頭使得整個手機都無法平放在桌面上,強迫癥只能屏幕朝下放置在桌面上,但他們往往因此錯過許多電話和即時信息。
這一風氣自然也影響了國內廠商,既然蘋果都這樣做了,我為何不可。越來越多鏡頭凸起的手機竟然也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了。強迫癥只能去購買相機質量低一點的手機或者帶套使用抵消厚度,但帶套卻也讓手機失去了質感。
結語
再回顧一下本文,小編仍是對這些設計充滿無盡的吐槽。不過歷史總是在向前發(fā)展的,即便過程磕磕碰碰,這些設計終會在消費者無盡的吐槽中得到解決,也許馬上就要被下一個優(yōu)秀設計所取代。這些逼死強迫癥的設計留下了污點但也見證了發(fā)展,那么你最不能接受哪一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