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中國關廠,一個時代的落幕!
據(jù)韓聯(lián)社報道,三星電子決定于12月31日停止位于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天津三星通信的生產運作,并已向員工公布該決定。報道稱,三星電子之所以作出該決定是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失利,以及該企業(yè)將集中力量拓展印度和越南等新興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手機業(yè)務撤出天津的同時,三星擬在天津投資24億美元,建設全球尖端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工廠等項目。
在三星的一“退”一“進”之間,一個時代落幕了。
一、曾經(jīng)的輝煌
天津三星通信為中外合資企業(yè),2001年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億美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出資90%,天津中環(huán)電子控股10%。
三星手機來到中國的市場,中國的手機市場還是一片藍海,當年全民通訊正在從BP機向手機轉型,三星在諾基亞、摩托羅拉之后,牢牢占據(jù)了中國市場的一席之地。
在功能機時代,三星就依靠其產業(yè)鏈的優(yōu)勢,推出音樂手機、彩屏手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2011年,三星開始轉產智能手機,依靠其垂直整合的優(yōu)勢,三星手機用了三星自己的CPU、閃存、內存、屏幕、攝像頭,甚至蘋果的iPhone也一度非常依賴三星的產業(yè)鏈,其他品牌更是無法與三星競爭。
當時的三星手機除中國市場外產品還遠銷北美、歐洲等地。天津三星通信曾在2013年三星手機銷售額突破15萬億韓元的輝煌時期發(fā)揮巨大作用,相當于三星手機的“中國大本營”。
三星天津通信成立的前13年,累計生產超過6億部三星手機,2013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將近20%。
2011年,小米出世,之后中國手機開始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內戰(zhàn)。
在內戰(zhàn)中,小米、華為、OPPO、vivo持續(xù)創(chuàng)新,在產品力上超越三星。
而蘋果也開始去三星化,蘋果在芯片部門成立后,處理器與IOS制造了一道護城河。三星手機在夾擊下,如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下降為不到1%,排名被擠到了十名開外。
三星手機于是不得不退了。
二、手機的退與三星的進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津三星通信宣布將于年底關閉的同時,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官方微博“濱海發(fā)布”稱,三星正加大了在天津的投資力度,建設全球尖端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工廠等項目,新增投資達到24億美元。此前半年,三星宣布中國西安芯片廠擴建將在2019年完工,投資超1140億元。
一邊是手機關廠,一邊是動力電池、元器件和芯片投資,這說明三星的戰(zhàn)略在轉換。
事實上,雖然三星手機市場份額在丟,但是崛起的華為、小米、OPPO、vivo都使用了大量的三星元器件。手機的利潤遠不如三星內存、閃存、屏幕、CMOS的利潤高。
三星雖然失去了消費市場,但是卻牢牢把握著上游的產業(yè)鏈。
三星手機退了,但是利潤沒有丟。三星把重心轉移到了更高端的產業(yè)鏈。這是一種以退為進。
三、產業(yè)升級任重道遠
其實,改革40年以來,類似于手機行業(yè)的變化一直在發(fā)生,一開始中國很依賴紡織品,靠衣服和農產品出口換外匯。
后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小商品和玩具開始崛起,全世界的玩具都產自中國。
到了90年代,國內家電需求啟動,中國自主家電品牌開始迅速崛起,海爾海信格力美的從小到大,逐漸把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的家電品牌擠出主流市場。
2000年以后,中國手機重復了這一過程,即使是蘋果在中國的份額也在下降,三星推出,HTC,索尼,摩托羅拉,諾基亞已經(jīng)不見蹤影。
中國制造的升級,把三星這樣的品牌趕上上游產業(yè)鏈,高技術市場。而事實是中國的高技術產業(yè)也在布局,中國制造2025令美國恐慌,開始用一些下三濫的招數(shù)遏制中國發(fā)展。
現(xiàn)在在汽車、航空、芯片制造等領域,中國仍然落后,產業(yè)升級依然任重道遠。中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lián)系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